水稻怎样施肥能高产
水稻怎样施肥能高产
一、把握施肥量与施肥期
1、施肥量的确定
水稻施肥量可根据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全面考虑。水稻对土壤的依赖程度和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土壤肥力越高,土壤供给养分的比例越大。我市水稻土普遍缺氮,大部分缺磷,部分缺钾。为了充分发挥施化肥的增产效应,不仅要氮、磷、钾配合施用,还应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我国稻区当季化肥利用率大致范围是:氮肥为30—6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70%。
2、施肥期的确定
水稻高产的施肥时期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四个时期。
①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基肥,基肥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达到既满足有效分蘖期内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供应,又肥效稳长。基肥应占化肥总量的40%,一般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
②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一般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
③穗肥。根据追肥的时期和所追肥料的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具促进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防止颖花退化,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穗肥一般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
40—50天时施用。
④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施用粒肥显得更有意义。
二、几种施肥法
1、“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全部肥料施于水稻生长前期,多采用重施基肥、早施攻蘖肥的分配方式,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即全部施用。
2、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注重稻田的早期施肥,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氮素补给,一般基蘖肥占总肥量的80-90%,穗、粒肥占10-20%,适用于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稻。
3、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减少前期施氮量,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一般基、蘖肥占总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
三、施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施足有机肥。农家有机能属完全肥料,含有各种养分,除氮、磷、钾外,还有钠、镁、硫、钙及各种微量元素,施用农家有机肥,可改善土壤通气和吸肥保水特性,促进稻株稳健生长,从而有利于水稻获得高产优质。有机能
水稻如何科学施肥?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关键,秧好半年粮,所以应抓好秧田的施肥工作。傲绿矿质除残素在秧田上的施用方法如下:
(1)拌种:100克矿质除残素可拌种20~25千克,方法为把100克矿质除残素与20~25千克的水稻种子混拌在一起,然后加适量的水再充分搅拌,力争使矿质除残素均匀地粘附在水稻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
(2)浸种: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40千克,然后加入适量的种子,以水充分淹没种子为宜,一般浸泡24~28小时,捞出后催芽或直接播种。
注:拌种、浸种可任选一种,忌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3)断乳肥:一般在秧苗从两叶一心到三叶期使用,方法为每亩用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50千克加尿素200克叶面喷施。
(4)壮苗肥:在插秧前三天施用,方法为每亩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50千克加尿素200克叶面喷施。
更多请查看
种子交易网行业知识频道
日本人种植水稻怎么扬肥
一般本田施肥铵水稻的生育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是指从移栽至分孽终止,也就是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此时以促进有效分粟和争取多穗为目标;中期是指水稻生育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花粉形成时期),此时以壮秆攻大穗为目标,但施肥不能过多;后期是指水稻进人抽穗到成熟的时期,此时以攻粒多、粒饱为主,既要保住不脱肥,又不能贪青晚熟。
以上水稻三个时期的施肥方法,实际上是指施肥的原则、理论和目标,真正实践起来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和不同的水稻品种来确定施肥量的多少,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具体说就是看土壤是肥还是瘦,土壤质地是沙还是勃。如果土壤又肥又沙,则施肥量要减少,土质是勃而瘦,施肥量就要加大,这就叫看土施肥。此外,还要注意看苗施肥,苗壮少施,苗瘦多施,这就是下面施肥量中,为什么要有一个幅度的缘故。
现将水稻本田的肥料施用量分绍如下:第一是底肥,也叫基肥,包括有机肥和各种化肥。有机肥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023~3000千克,化肥用量为硫酸铵30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以上这些肥料均在耙田前一次施入,耙田后可使肥、土、水相融,以减少肥料流失。第二是追肥,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如果总的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超过30千克硫酸铵,其大致的肥料分配如下:①面肥。插秧前耙田时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②分蘖肥。插秧后10~15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5~10千克。③穗肥。在拔节初期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8~10千克。④粒肥。抽穗前7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
在水稻生产实践中,实际施用钾肥的时期有两个,第一个有效时期是:将全部投放钾肥用量的70%做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这部分钾肥,可以保证水稻整个生育期的有效供给;第二个有效时期是:在水稻即将进入幼穗分化期,即叶龄指数达到70%时,将余下的30%钾肥,全部投入,此时期可以增加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增加水稻幼穗分化的数量。此时期,在北方大约在7月5日左右;在南方,较比这个时间提前一些。
如果给水稻施肥
大家根据水稻的生长,
在不同等阶段,
应该些施什么肥
,量是多少,给我们说说
谢谢了!!
水稻施肥原则应是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化肥主要作分蘖肥,氮化肥采用多次匀施,特别注意好壮苞、壮籽肥,在足穗的同时,攻大穗大粒。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水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
(2)适量早施分蘖肥
由于水稻一般根系活力强,插后新根发生较快,一般早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即可追施尿素等促进分蘖,分蘖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每亩施尿素6-
7。5千克;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补施第二次蘖肥,亩用尿素4千克以内;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肥的田块,每亩追5-7。5千克钾肥。
(3)看苗施用穗肥
穗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凡是前期施肥适当、禾苗长势平衡的,
一般应以保花增粒为重点,只施保花肥而且施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左右。如果前期施肥不足,群体苗数偏少,个体长势效差,那么促花肥与保花肥都可施用,每次每亩可施用尿素5千克。水稻对钾肥需求量大,晒田复水后结合追施氮肥
,每亩追施工2。5千克左右钾肥,增产效果显著。
(4)看苗施用粒肥和叶面追肥在始穗前禾苗叶色过淡的,每亩撒施2-2。5千克尿素,齐穗后过早落黄的田,每亩施尿素2。5--3千克,生长正常的杂交稻,只宜用500--750千克尿素兑水50千克喷雾作粒肥。
由于水稻后期对磷钾的吸收量较高,因此后期施叶面肥有良好的增产作用。在始穗前4-6天或齐穗后勤部2-3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千克兑水50千克对生长差的禾苗喷施,有增强植株抵抗高温或低温的能力。
水稻直播应怎样施肥?
直播稻具有分蘖节位低,分蘖早,根系发达,根层浅,分蘖高峰期出现早、下降快,成穗率较低,穗数多而每穗粒数少等生育特点,需从提高成穗率和增加穗粒数入手来夺取更高产量。栽培上必须掌握好施肥技术,通过肥水调节,促进根系深扎,巩固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从而获得高产。
直播栽培施肥,要施好基肥、蘖肥和穗肥:首先要施足基肥,且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缺锌的稻田要加施锌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果有机肥不足,也可以化学氮肥为主。基肥中氮肥占总氮量的1/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占总钾用量的70%。一般每公顷施有机肥15吨左右,碳酸氢铵375~450千克或尿素150千克,过磷酸钙375~450千克,氯化钾90~105千克。缺锌田块隔1~2年施用一次,每次施30千克硫酸锌。所有的氮、磷、钾、锌化肥应该加少量有机肥充分混匀后施用,实行全层施肥,随施随耕翻整地。追肥要掌握“蘖肥早、穗肥巧”的原则。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第一次施促蘖肥,在三叶期左右每公顷施60~75千克尿素。第二次施保蘖肥,在第一次追肥后7~10天施用,每公顷施尿素75~112。5千克。促蘖肥早施促进早分蘖,发挥低位蘖穗大优势。施好保蘖肥保证早生分蘖不致脱肥死亡而顺利成穗,又不使无效分蘖过多而降低成穗率。穗肥要看天、看土、看苗合理施用。对土壤肥力较低、前期生长量不足的田块,可在出穗前25天每公顷施尿素75千克左右,以促进颖花分化,增加颖花数量。并配合施用45~60千克氯化钾,同时也起到壮秆作用。隔7~10天,每公顷再追施75千克左右尿素作保花肥,可以增加实粒数和粒重。对土壤肥力较高、前期生长较旺的田块,不施促花肥,而重施保花肥,以达到保花增粒的目的。施用穗肥时要考虑防倒伏问题,为安全起见,一般不施促花肥,要施促花肥也要适当推迟几天,不能在穗前30天左右施用。粒肥有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作用,但是如果施用不当会引起贪青晚熟。对抽穗灌浆期温度较高的早、中稻施用比较安全,每公顷可施45~60千克尿素,对抽穗灌浆期温度下降较快的晚稻,就不要追施氮素肥料,可考虑根外追施磷酸二氢钾来提高粒重和结实率,每公顷每次可喷洒3千克磷酸二氢钾。
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栽培方法有哪些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高低、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灌浆不足,降低稻米品质。
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增加淀粉合成,促进籽粒充实。
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水稻茎叶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较明显。硅、锌肥施用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
水稻施肥技术
1、秧田施肥
秧田基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料肥效长,养分全,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每亩施用500~1000公斤,同时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磷酸二铵8~15公斤、氯化钾7~8公斤或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以达到供肥均匀的目的,促使苗壮苗齐。移栽前4~5天,每亩施用尿素6~7公斤或高氮复合肥8~10公斤作为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尽快返青,恢复生长。
2、施足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10-15公斤。并施用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使铵在少氧的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流失。
(1)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每次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10kg,保证全田生长整齐,起到保蘖成穗作用。
(2)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施就果一
如何根据水稻营养特点合理施肥
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
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
水稻施肥方案
施足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2023~3000公斤,配施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
合理追肥:
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一般亩施速效德化冲施肥5kg即可。
②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磷钾肥10~15公斤,能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③补施粒肥,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改善稻米品质。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钾肥4~5公斤;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可不追施粒肥。
根外追肥:灌浆期和乳熟期,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看有效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在小麦的生长前期,可以施氮肥,在开花期施磷肥,在后期施钾肥,新陆水溶肥料在植物各个生长缉龚光夹叱蝗癸伟含连时期都有相应的肥料,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在小麦的生长前期,可以施氮肥,在开花期施磷肥,在后期施钾肥,新陆水溶肥料在植物各个生长时期都有相应的肥料,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水稻怎么施肥才能高产
杂交水稻秧田的施肥:杂交早、中、晚稻育秧技术一般与常规早、中、晚稻相似。但杂交水稻秧田播种量远较常规稻少,要求秧苗在秧田多分蘖、长壮蘖。所以一般应较常规稻秧田施肥量大,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和分次施用,特别是增施钾肥。
水稻的品种繁多;有早、中、晚稻;缺水地区可种巴西旱稻。选种也要根据当地气候来选择。要把水稻从催芽、育秧、抽穗等整个生长期的管理、施肥和病害防治等描术出来有很长一段。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可以请教当地老农。建议你买几本水稻栽培的书籍它更能解决问题
水稻怎样进行侧深施肥水稻侧深施肥的好处
①、侧深施肥深度、肥料距稻根侧向距离
施肥深度45-50毫米,肥料距稻根侧向距离30-50毫米。施肥位置在苗侧附近,秧苗返青后肥料很快被吸收,与表层施肥不同的是侧深施肥肥料集中,与土壤接触少,肥料浓度高,微生物获取少,脱氮少,水稻吸收利用率高。从茎数变化侧深施肥的水稻与全层施肥和表层施肥比,从分蘖初期起分蘖即明显增多,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提早,但是,为了防止侧深施肥的水稻初期生长旺盛,中后期衰落,在水稻生育的中后期按照田间水稻生育叶龄诊断,结合田间水稻长势长相及时施用调节肥和穗肥,施肥量调节肥氮肥总量的10%左右,穗肥氮肥总量20%、钾肥总量的30-40%左右。并结合水稻健身防病叶面追肥2-3次。
②、肥料种类
侧深施肥按照水稻施肥技术要求施用配方肥,氮磷钾比例合理。
③、施肥比例
氮肥基肥、蘖肥,占氮肥总量的70%,磷肥100%,钾肥60-70%,硅肥100%侧深施肥一次施入。
④、节约肥料
比常规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流失减少,总施肥量减少20%左右。
水稻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九项重点内容。
(1)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3)配方设计。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数据等,划分不同区域施肥分区;同时,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
(4)校正试验。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5)配方加工。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提高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关键环节。目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运作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工厂化加工、网络化经营。这种模式适应我国农村农民科技素质低、土地经营规模小、技物分离的现状。
(6)示范推广。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落实到田间,既要解决测
发表评论